釗(讀音:zhāo),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。此字始見於金文.本義指削損、磨損,後引申出勉勵之義,也假借表示見。
(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:漢典網)
基本介紹
中文名:釗拼音:zhāo繁體:釗部首:釒(釒)五筆:QJH倉頡:OPLN鄭碼:PKD字級:二級(編號3721) 平水韻:下平 二蕭 注音:ㄓㄠ統一碼:U+948A四角碼:82700字形結構:合體字,左右結構總筆畫:7筆順編號:3111522
字源演變,詳細釋義,古籍釋義,說文解字,說文解字注,康熙字典,字形書法,字形對比,書寫演示,書法欣賞,音韻匯集,
字源演變字源演變會意兼形聲字。形旁為金,表示其本義與金屬有關。聲旁為刀,表示其讀音與“刀”相近。從刀從金,會削損、磨損之意。此字始見於金文,篆文字形從刀從金,隸變後楷書寫作“釗”,如今簡化作“釗”。此字本義指削損、磨損。刀具需磨礪,人也需鼓勵,由此引申出勉勵之義。又有假借釗為昭,表示見。此外,也有用為遙遠義。詳細釋義讀音詞性詞義英譯例句zhāo動詞摩損;削損。pare《說文·刀部》:釗,刓也。勸勉。encourage明·宋濂《補雩壇祝舞歌辭》:俯下士,無不釗。見。meet《爾雅·釋詁下》:釗,見也。名詞弩牙。或謂弩機。crossbow《廣韻·宵韻》:釗,弩牙。姓。形容詞遠。far漢·揚雄《方言》卷七:釗,遠也。(表格信息來源:《漢語大字典》)古籍釋義說文解字【卷四】【刀部】釗刓也。從刀從金。周康王名。止遙切說文解字注(釗)刓也。未聞。從刀金。金有芒角,摩弄泯之。釋詁曰:釗,勉也。其引伸之義也。又曰:釗,見也。此假借釗為昭也。《孟子》引《書》:昭我周王。郭引逸《書》:釗我周王。止遙切。二部。周康王名。康熙字典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釗《唐韻》止遙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遙切。並音招。《說文》:刓也。又揚子《方言》:遠也。燕之北郊曰釗。又《說文》註:鄭樵曰:釗,或以為弩機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:明釗劒佩,三河人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:釗,勉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釗,薄勉也。秦、晉曰釗,自關而東,周、鄭之閒曰勉釗。又《廣韻》:見也。《汲冢周書》:釗我周王。又《廣韻》古堯切。《集韻》堅堯切。並音澆。義同。又周康王名。《史記·三代世表》:康王釗。註:索隱曰:克堯反。又音昭。又《集韻》莊交切。音𥊌。周康王名。《書·顧命》《釋文》徐邈讀。字形書法字形對比字形對比書寫演示書寫提示